海底捞涨价了。
而且是报复性涨价。为了弥补歇业60多天的亏损,开始疯狂转嫁人头税。
近日,有北京食客晒出在海底捞消费的菜单:
人均220+,半份八小片血旺从16涨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平均每片土豆1。5元;调料自助10元一位,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
网络上,吐槽海底捞涨价的比比皆是。
海底捞回应,涨价是由成本上涨所致,当前整体菜品价格调控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这个理由看似正当无比。
因为,从1月26 日开始停止营业,到2月15 日恢复外卖、再到3月12日堂食复业,海底捞堂食业务停摆近50天。
现在,食材成本又普遍上涨,自然会水涨船高。
不仅海底捞涨价,西贝莜面村也跟着涨价了。
西贝外卖单上,土豆条炖牛肉80,酸菜封缸肉80多。
有餐饮业内人士预判,如果现在这种态势持续下去,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遇到类似问题,涨价或是必然。
企业有涨价的理由,可是消费者也有选择的自由。
或者说,这种自由是无奈的选择。
因为,工资始终没有涨,甚至有些人已经或者即将失业。
不知道这些涨价企业对市场和消费潜力如何作的调查分析,这个时候涨价与自杀无异,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
虽然有人认为,钟爱海底捞的消费人群普遍收入中等偏上,6%的上涨可以忽略不计。
但在整体大形势下,这些中等收入偏上人群会不会跌入低收入人群,还真不好说。
如果大家都喊着成本上升,那么针对海底捞的房租、水电等,是不是也要相应提升6%?
期待中的报复性消费不可能出现了,报复性涨价却未约而至。
把疫情期间损失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真是打错算盘,想钱想疯了。
做生意有赔也有赚,天底下的买卖不可能只赚不赔。
作为商家,赚的时候喜笑颜开,赔的时候该割肉就得割肉,不能就让消费者为自己输血。
企业的信誉比金子还珍贵,如果眼里只有利润,无论体量多大,早晚会做死。
何况,自从海底捞老板张勇加入新加坡籍后,这家企业本身就面临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他们最该做的不是怎样提价,而是考虑要不要给店长发600万的年薪、要不要继续向往年的利润看齐。
眼中只有利润的企业,必定不能长久。
与海底捞提价形成鲜明对比的,麦当劳却选择了降价。
4月6日,麦当劳在会员日当天推出了半价全家桶优惠券,一份全家桶仅需39元,引发用户疯狂抢购。
北京多家麦当劳门店排起长龙,甚至因活动过于火爆,麦当劳小程序大面积崩溃,导致用户难以下单。
诚然,麦当劳与海底捞经营模式、客户群体差异性比较大,但面对疫情冲击所展现出来的应对举措和企业担当却迥然不同。
此时,餐饮业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调低价格,稳住既有客户群,减少利润期待。
如果还想着赚更多利润,既不现实也不协调,恐怕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作出理性选择。
当企业任性胡来到一定程度时,就别怪时代把它抛弃。
海底捞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引以为豪的是服务,除此之外,菜品和口味上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
一旦大家囊中羞涩,谁还会顾及服务质量,能够吃饱吃好才是王道。
到海底捞就餐,最经常会见到川剧变脸表演。
从中国本土到新加坡,海底捞悄悄地完成了一次乾坤大挪移。
改头换面之后,能否匹配跨国企业的大气和智慧,着实让人生疑。
海底捞,请你务必善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瑞幸死了,中国活了
- 全球网络带宽告急,部分地区画质被迫降低,你的网速变卡了吗?
- 美股纽交所历史上的五次熔断
- 丁咚│世界经济进入比惨时刻,带来五大考验
- 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 日本损失有多大?
- 金融圈彻底炸了!63岁的董事长与4位女董事,以及他们的非婚生子……
- 瑞幸最大的恶,不在于割美韮,而是绑架中国咖啡
- 华为P40系列正式发布 全新升级主摄 最高配共前后8颗摄像头
- 政策收紧后,深圳炒房客的资金链断了
- 瑞幸咖啡接到退市通知!可能还要面临数百亿追偿……董事长凌晨回应
- 美国政府开始发钱 没报税也能领! 一个细节不注意 可能收不到支票…
- 孟晚舟迟早要被这些正义之士拖垮
- 明天起,东方明珠、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等临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