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辰说:这时候我们除了能相信医学,别无办法。
问题是,我们有些专家满嘴跑火车,不断挑战常识,侮辱民众智商,极端不负责任。
不仅殃民,而且祸国!
比如有位石专家,生怕别人忘了她,又开始发表论文秀存在感了。她最新观点是:
研究发现病毒可感染14.7%的猫。
取样范围为武汉地区与新冠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或与相关传染源有过接触的143只猫。
他们发现,病毒正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猫之间传播。
但这并不是结论,他们的结论是: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猫感染新冠病毒后又能传染给人。
人传猫,猫传猫,猫不传人?
这是什么逻辑?
应该说,对与人类接触频繁的动物特别是宠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非常有必要,也有利于对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和控制,这是科学家的职责所在。
但不能把常识当结论,更不能挑战常识。
既然人可以传染给猫,反过来猫不会传染给人?
而此前香港确诊者的爱犬,也在病毒测试中呈阳性,成为世界首例新冠狗。
对于动物是否会传染给人的疑问,北京一位蒋姓专家又说了:病毒有种属屏障的,不会随便可以跨越。
而昨天,纽约动物园的4只老虎和3只狮子也被工作人员感染了。但是否会传染人,美国的专家没有说。
(二)
这让我突然想疫情大爆发前夜,有位王专家也曾说过:
尚未发现有人传人的证据。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到了。他本人不惜以身试毒,并以此换来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之殊荣。
直觉告诉我,这些专家都是扯犊子。未发现猫传人与未有人传人,都是典型的用常识与研究常识,最后却得出了反常识的结论,非常可笑。
按说,科学不能靠直觉来判断,而应该靠数据、靠实验,但问题是最后的结论总是让人啼笑皆非,黑白颠倒。
没有证据就表示不可能?当初人传人也不是说没有证据吗?改为“不排除人传人可能”不更严谨?
作为专家,说话能否严谨点,靠点谱。都人传人、人传猫、猫传猫了,却说猫不会传染人,我不相信这猫难道是天猫啊,只要钱不要命啊。
科学的严谨性应持怀疑态度,而不是预设话术,用“暂时”“尚且”等术语来为以后“甩锅”作准备,科学家不是股评家,怎么说都是对。
如果是这样,则非常危险。
我们宁愿相信,猫是会传染人的,不仅猫会,我们身边的狗猪牛羊鸡鸭鹅都可能是带毒体,也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中间宿主,进行病毒变异,再传染给人!
我们现在也都看到了,病毒正在对人类进行无差别攻击。开始在黄种人中爆发,现在是荼毒整个地球,看谁不顺眼就整谁,管你是白是黑是黄是橙。
对人如此,难道对动物会手下留情?
未必。这种无差别攻击可能是所有生命体!
然后通过不断的交叉传染进行升级迭代,让人类永远跟着后面跑,可以控制,可以共存,但无法消灭!
今天环球时报的评论也印证了人们的担忧:
疫情的震中不断移动,而且一些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正在成为病毒的新宿主。新冠病毒很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反复冲击,它大概只能被控制,却短时间里无法消灭。
(三)
所以,在狡猾的病毒面前,咱们的科学家谦虚一点,低调一点。
不要什么都要不懂装懂,出来指点江山,正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所说:
我们应该少一点说漂亮话的科学家,多一点真正的、更多地看到问题的科学家,应当多一点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在疫情初期,有位高高在上的院士很喜欢出风头,对着全国观众拍着胸脯说:这个疫苗肯定会成功的。
几个月过去,他再也没提过这事。反而去指导美国如何戴口罩去了。
疫情进入下半场,中国还远远没到可以说胜利的时候。
上半场我们打的苦打的累,但我们应该看到,这是紧急封城封国、一切停摆之后,用巨大牺牲换来的成果。
这个成果可歌可泣,但并不值得沾沾自喜。
客观地说,无论是方舱医院,还是中西医结合,真正的科技含量能有多少?
有的只是一些所谓的砖家争抢镜头夸夸其谈,毫无节操。
很遗憾地看到,当我们打完上半场准备歇口气的时候,下半场开始了。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病毒只是被我们暂时控制住,而不是消灭了。
假阳性,假阴性,无症感,治愈后复阳。。。。。。
这让我们好尴尬。如果真如欧美一些国家那样,实施群体免疫,那中国之前的抗疫还有多大意义?会不会卷土重来?
我们要不要学习他们断臂求生,直接放弃60岁以上老人,实施全民免疫?这对重情重孝的中国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何况他们的医疗水平确实远超我们,美国在短短的12天已经更新了6代病毒的检测试剂,时长从2天缩短至5分钟。
反观我们,准确率都有多少?
但如果真的需要如此逆选择,又要两全其美,在当前中国人均医疗资源这么低的情况下,就不是死10万20万人那么简单,而是会比美国更惨烈。
而且那时候,因为其它欧美一些国家先期推进了群体免疫,世界的大门重新打开,而中国要”外防输入”,必将陷入一个死胡同,再一次被迫闭关锁国。
这就是一座孤岛啊。
彼时的中国,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就势必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这才是最可怕的。
(四)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被迫接受群体免疫策略,打开国门放开检测,轻症居家重症收治。
第二,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制,跑赢甚至消灭病毒。
无疑,第二条路径更符合中国实情,也更为紧迫。
不管怎么说,最先交作业的国家,并没有人来抄,而且还存在回头重新抄别人作业的可能,真是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
但作为最早走出疫情危急状态的大国,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复工复活的状态,不可能回头更不可能照搬欧美的那一套,只能进不能退!
如果不能在这场与疫情赛跑、与欧美各国的抗疫比拼中赢取最终胜利,我们将会面临比病毒更可怕的反噬。
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莫不如此。
打完上半场的中国,正在跑步进入下半场。疲惫且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