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已经有了烟火气。这是今天清晨打开新闻的第一条消息,让人感动。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遍体鳞伤的武汉终于结了疮疤,长了食欲。
前两天,已经对高铁、地铁等交通场所进行了全面消杀。看着那大片级的场景,让人莫名感伤。
但还没来及憧憬,一张图就让我泪如雨下:在武昌宾仪馆,人们冒着雨排起长队,等待着领取亲人的骨非。
是的,樱花开了。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们,也该回家了。
那个没有收到信的奶奶的儿子,那个追着救护车奔跑的女孩,那个让人痛哭失声的一家三口,段正澄,李文亮,常凯,柳帆,林军……
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成了哭墙上的一个数字。
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现场没有哭声,甚至没有眼泪。
在汉口宾仪馆,人们默默地排着队,或者低头看着手机,或者木然呆视前方。
武昌宾仪馆从23日开始,每天发放500个,尽量在清明前做好发放工作,全程免费,骨非盒也是政府赠送。
另一个排队的地方,是墓地。离汉口最近的墓地是汉阳扁担山,价格普遍在5万以上,这个需要家属自费。即使这样,有人排了3天号,还不一定能办到手续。
这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方方那句名言: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知道武汉受了伤,却不知道会伤的这么重。重到连哭都没有力气。
2531个生命,没有送别,没有葬礼。
这些成为代价而牺牲的人,在纸上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在家里是墙上的一幅画像。
如此而已。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凭吊。
而最最不幸的,是有的咕灰,已经没人来领了……
我们等来了春天,他们却永远留在了冬天。
而仅仅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图,竟然也被微博删除了。
人们非常不解,难道图也犯错吗?或者是骨非盒犯了错?还是排队领骨非的亲属犯了错?
他们没有吵闹,没有恸哭,没有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只是默默的排队,依次的领取。然后发了一张照片表示纪念,这也有错吗?
死去的人已经不会说话,活着的人也没准备说话。
意大利的棺材板可以上热搜,西班牙的停尸间天天在刷屏,我们却连最后一张图都容不下吗?
为远方的哭声揪心,却嫌身边的哭声吵闹。
可这是武汉的最后一丝余悲。
如果连死人这样的事情都不能表达悲伤,我们活着的人还能有什么值得祭奠。
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全国人民喜迎复工,笑看别国疫情肆虐的时候,你却在揭伤疤,告诉大家我们也死了很多人。
非常的不合时宜,煞风景。
只要你不提我不提,那就等于没发生过?
正如北野武所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俩万人这件事,而是同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俩万次。
如果没有追责,苦难就毫无意义。
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人出来道歉,更没有人主动辞职。
我们不怪他们,他们也或者是他日的我们。
希望经此疫劫,让我们成为有记性的人。
这个春天有点冷。有人暗自庆幸,有人还在渡劫。
天气预报说:昨天的武汉,阴天有小雨。然而,与乌云遮蔽的天空相比,更令人沉重的是排在汉口殡仪馆长长的队伍。
毛大庆在较早前发了一条消息说:武汉殡仪馆门口,排满了领取骨灰盒的人。但很快,图片就404了。
一位武汉的小姑娘说:
为什么有人发了汉口殡仪馆排队的图片,却被删被限流?我经历了整个领取过程,社区提前预约了,早上8点到殡仪馆排队4个小时。有多少亲属们的悲伤,愤慨,却只有认命。多少个没有被确诊的人,最后就成了一个冰冷的盒子?数字之外的他们都被忘了吗?都不值得一提吗?
一直到广东省共青团官微转发了微博:
今天,武汉汉口殡仪馆外,领取骨灰的亲属们排起了长队……队伍静静的,反倒让人揪心、想哭!
之后,共青团昆明市委也转发了……
一位前往殡仪馆的网友说:我是今天上午10点左右到汉口殡仪馆的,大门口沿路停着长长的私家车和志愿者车队,进门安保很严……基本一抬手机就有人过来制止。我在里面待了两个小时,有的家属抱着遗照坐在对接点等待,有的抱着骨灰盒从我身边走过。
他说:
人很多,很安静,没有哭声,也没有哀乐,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抱着骨灰盒离开。只到最后我要离开才看到一位阿姨放声大哭,她的哭声引来所有人回头,大家呆呆地看着她,甚至有一丝尴尬。
这次灾难,似乎已让很多人痛到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