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想吐槽,因为不知道从何吐起。任何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在这片土地都会变成一件很魔幻的事情。地摊是什么?地摊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租不起房是因为实在走投无路才会去干的行当,但是现在却被美化成一种很牛逼很高上大所有人都可以蹭一把热点都可以消费一把的东东。
早上刚看到那些被疯转的图片的时候,我还一乐,但是现在再去看朋友圈就有点不太舒服了。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太不正常,太不可思议,恕我愚钝,我实在理解不了,你们消费下美帝的苦难也就算了,现在开始消费起自己同胞的苦难了,消费一下也就算了,都已经开始放卫星了。
这个小伙摆地摊日赚五千喜提奥迪,那个小哥在地摊给人补衣服年入百万。我记得当年你们在说干自媒体干区块链干直播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么吹的吧?会不会今天摆地摊的跟当年搞区块链的是同一批人呢?摆地摊这个叫法太low,干脆叫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快闪平台怎么样?天使轮估值10亿起跳,地摊独角兽就此诞生,三年后纳斯达克敲钟,就这么简单。
听说现在城管都有指标了,每个队员要发展三个地摊,领导要负责五个。还有个江西的小贩突然接到城管的电话,说让他赶紧到指定地点摆摊,“他先是惊讶,然后开始惊呼:有这么好的事情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来摆。”当地媒体报道称。如果这个报道是真的话,这大概是我今年听到最魔幻的一句话了。很多人都把这些新闻当段子看,但是我想到的却是无数起城管和小贩的冲突,有城管殴打小贩的,也有小贩刺死城管的,这事儿都不能细聊,聊起来都是泪。假如地摊经济从此能让每个城管都能善待小贩,每个小贩也都能不惧怕城管都能跟城管平起平坐甚至称兄道弟,我是举一万双手赞成的。
不瞒你们说,我们家也是个小贩,也是个摆地摊的。我能念大学我能现在衣食无忧都是拜我父母摆地摊所赐。我还记得有一年有个稽查人员到我家,我父亲吓得魂飞魄散的表情,到现在我都忘不了,知道什么叫无头苍蝇吗?就是那种感觉。今天父亲跟我说,镇上地摊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我说国家现在鼓励摆地摊,你的生意怎么会不好呢?他说副食品价格贵啊,没人买啊。
所以不管你们多开心多骄傲,我是一点都开心不起来的。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应该想摆地摊就摆地摊而不用看谁的脸色吗?每次去台北,都会去宁夏夜市,一呆就是一整晚,不管多撑,都要尝个遍,从烧麻薯红豆冰香烤蘑菇羊肉汤蚵仔煎卤肉饭一直吃到甜不辣卤煮桃汁珍珠奶茶,不是说大陆没有这些好吃的,是没有这样的人间烟火。
还记得第一次去台湾,朋友请我吃饭,去了一看,是鼎泰丰,我说大陆也有,换一家吧,他说,换成什么?我说越本地越好,最好像大陆的大排档,后来他带我去了一家热炒店,叫两瓶台湾啤酒,点几道下酒菜,大厅内外人声鼎沸,都是本地人,操着我听不懂的闽南语,那种感觉太穿越了,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这样的地方在大陆越来越少了,熟悉的是都是汉字都是中国味都是小时候的感觉。
去年去日本福冈玩,跟朋友吃宵夜,找了个路边临时的棚子,刚一坐下,隔壁的食客就跟我们打招呼,大家用半生不熟的英文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发现一点障碍都没有,突然有个男的点了份牛排,递到了我们跟前,说这些送给你们吃。卧槽,霓虹国的人也太热情了吧,这还是我们整天恨得牙痒痒的那个国家吗?我们过意不去,也点了瓶啤酒敬他们。地摊就有这个神奇的功效,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什么叫软实力?就是一个五星级酒店下边就是一碗重庆小面店就是一个水果摊阿姨的吆喝声,泰国日本这些地方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挤破头要去,不是说这些国家的东西多好吃物价多便宜,而是有人间烟火气,一个地方一旦人间烟火气多了,戾气就会少,排队也会有秩序,讲话也不会太大声,更不会动不动想出征。
可是现在即便像苏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地摊几乎都没有了,更不要说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了。我不是说地摊不好,我是害怕一阵风,我是害怕全民都去摆地摊,美国的后浪都在造火箭,日本的后浪都在造机器人,中国的后浪却在摆地摊,摆地摊还不算还要放卫星,这样下去,拿什么恨美帝日本?拿什么跟美帝日本竞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欧洲疫情动态(第39期,截至北京时间5月29日21:00)
- 欧洲疫情动态(第43期,截至北京时间6月6日19:30)
- 欧洲疫情动态(截至北京时间4月1日23点)
- 乔木 | 美国疫情日记(39):酒与枪
- 乔木 | 美国疫情日记(7):劳资
- 欧洲疫情动态(第32期,截至北京时间5月15日21:30)
- 衣冠禽兽鲍毓明:致我现在的女儿,未来的妻子。
- 旅居英国华人:我们也没有真的很惨
- 乔木 | 美国疫情日记(36):公知行,皆我师
- 乔木 | 美国疫情日记(34):看病、医保
-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的“幼女养成计划”
- 广东省:境外入粤集中隔离食宿费自理、未参保患者医疗费原则上自理
- 写汉口殡仪馆排长队被处罚的女律师:律师的门槛现在也确实是太低了点